《捉鬼敢死队》评测:顶着大牌的小制作游戏
《捉鬼敢死队》游戏整体上来说表现的不是很优秀,剧情较单一,不够丰富,画面也是比较粗糙,作为动作游戏,却没有什么像样的打击感,顶着各种大牌的小制作游戏。
【游戏介绍】
《捉鬼敢死队》是个第三人称RPG合作游戏,最多支持四人合作,采用上帝视角。
在游戏中,玩家扮演捉鬼敢死队菜鸟,通过完成任务来升级他们角色的装备和能力,打败鬼一样的生物,在曼哈顿闹鬼最凶的地区发现隐藏的收藏品。游戏中共有4名英雄可选,每一个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和游玩风格,给团队带来独一无二的帮助。
【评测前言】
《捉鬼敢死队》电影最早出现在1984年,讲述了几个大学教授研究鬼怪灵异事件之后自发组建的“捉鬼大队”利用自身研发的科学仪器对付城市里出没的猛鬼。由于电影出现的时间较早,成为当时为数不多获得点赞的特效片之一。后来从电影改编游戏,又将这一题材抛到了大众面前。这个IP也逐渐被玩家熟知,后续的几部电影也都改编成了游戏。
《捉鬼敢死队》系列新电影将在7月15日上映,新游戏的上市比电影早了三天,同时索尼在电影之前将其交给了动视发行,大有为新电影造势之意。在新电影中的主演都是女性,因此本作中也加入了两位女性角色。相关消息称,游戏中的剧情尚在电影版之后,同时动视还发布了一个叫《捉鬼敢死队:杀人魔城( Slime City)》的手游,登陆iOS和安卓。可以看出索尼在接过这个山芋之后迫切地想要建立自身庞大架构的意图,而首先出现在一众玩家视线中的游戏是否与索尼如此大张旗鼓的动静相称,我们一一来看。
【画面沉郁粗糙】
在进入游戏之前的有着不少过场动画,其中不乏索尼、动视、虚幻4这样大牌的出现。玩家们也都清楚这些标志,就意味着游戏出身被放在了一个较高的位置。相信不少玩家看到这些画面的出现,心中也是和笔者一样充满了期待。然而在正式进入游戏的标题界面之前,会被强制看一长串的相关条例,并且此时的鼠标是无法使用的,只能按住键一直向下知道末尾,然后才能进入,尤记得上一次出现这样的情况还是某西游,但是人家好歹能用鼠标。
几经波折终于进入游戏之后,印入眼帘的是大片的阴影,甚至连操作的角色都自带阴影,整体画面显得十分沉郁。如果说这样的画面配色是为了适配游戏的主题,那么在接下来的新手提醒中使用扫描器探测鬼的路线及其他隐藏点时,出现了与环境并不协调、色彩饱和度很高的图案。并且在获得分数奖励时的点数增加也是以一种粒子的形式传递,至于效果也能用粗糙两字来形容,一度让笔者以为是否上市前放出的截图是游戏中最绚丽的部分了(各个角色的枪械光效还算可以)。
【动作不尽人意】
游戏的基本设定就是捉鬼,需要使用扫描器找到鬼的路线,这也是玩家在游戏中不能忽视的一部分。尽管人物升级后可以加强移动速度,但是游戏进程中往往为了找到隐藏收集品全程打开扫描器(此时并不会有加成效果),导致了游戏的时间被强制拉长。
游戏中的角色使用的枪械虽然没有弹药的限制,但是会出现过热的情况,要及时清除武器的热量,一旦进入过热状态,除了移动与等待过热状态结束什么也做不了。这样的设定使得玩家在战斗中不仅要注意敌人的位置,同时也要注意自身脚下的状态显示。
同时游戏中的攻击手段仅有两种,枪械的普通攻击与手雷的范围攻击,精英敌人生命值耗尽后需使用另外一种枪械,把敌人锁住之后瞄准其背向,黄色槽积满时可以砸它(对没错就是砸它),一定次数后,丢出容器将其收入,这个过程还需要玩家狂按对应的键才可以获得更高的倍率,但是笔者键盘上的“F”键都快被按坏了也没见过几次X5的概率,之前较慢的游戏进程突然变得需要这么快也会略有不适的吧。不知各位玩家是否觉得自己的手速可以一战。
【整体略失风范】
尽管贴着各个大牌的标签,但是从画面与游戏体验来看,并没有体现这些品牌应该有的质量。笔者还希望从游戏的内容与深度方面为这个游戏找回一点乐趣,但是失败了。首先是升级点数的不确定因素,从1级升到2级可以获得三个技能点,但是从2级升到3级却只有两点,意义不明。同时在技能树都相同的情况下,角色之间的差别也仅仅存在于手中的武器、手雷的不同。
在游戏的打击感方面,不对,这个游戏完全没有打击感,无论玩家还是敌人被击中都没有动作甚至音效的反馈,从头至尾除了些许调皮的BGM与特有美式的鬼魂音效之外,只能听到一些轻飘飘的弹道声音,不知射向何处。游戏的内容也只是简单的在一个区域内收服鬼怪,最多加一些隐藏因素罢了。
【评测总结】